当前位置:

贼喊捉贼!韩国羽协指责陈雨菲四方球拉吊折磨安洗莹,致其膝伤退赛

(图1)

学子手记/学子做“勇士”尝辣 数秒变关公******

  图:“2025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江西行”采访团成员体验辣椒文创产品。

  萍乡饮食,无辣不欢。素日少食辣味的香港学子们来到“中国辣都”,怀着新奇、激动又有些忐忑的心情,品尝了辣椒和各种辣味食品。

  萍乡辣椒科研基地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辣度挑战”正热闹上演。深圳大学学生戴清莹堪称“勇士”,自告奋勇当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捏着一根鲜红的辣椒,先把鼻尖凑过去轻轻嗅了嗅,眼睛一亮:“还挺香的。”在周围同学的加油声中,她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

  可这口辣椒刚在嘴里化开,戴清莹的表情就像被按了切换键——眉毛瞬间拧成“川”字,舌头不受控制地伸出来,嘴角还直冒“丝丝”的热气,那股子辣味仿佛长了脚,“噌”地一下从舌尖窜到头顶,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一旁的香港城市大学学生林浩星看得心痒,拿起一个辣椒“生猛”地咬下一大口,在众人期待的目光里,还故作淡定地点评:“还可以,不算很辣。”说着“咔嚓咔嚓”又两口,手里的辣椒就只剩个光秃秃的梗。

  后劲猛 从食道滚烫到胃里

  谁料几秒过后,萍乡辣椒的“后劲儿”突然发难,林浩星的脸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红晕,像被施了魔法似的,从耳根红到了脖子。他强装镇定的样子配上这“红扑扑”的脸蛋,活像个刚偷喝了酒的孩子,惹得基地里笑声此起彼伏,连空气里都飘着几分辣味与欢乐交织的奇妙气息。

  除了“啃辣椒”之外,在安源辣椒智慧种植基地,学子们还挑战了辣片、香辣萝卜丁等辣味食品。尽管工作人员朱虹说,拿给我们的都已经是辣度比较温和的产品了,但大家尝完后还是纷纷奔向了矿泉水。学子们表示,辣味似乎是有欺骗性的,刚入口时觉得“不过如此”,让自己对萍乡辣的驾驭能力有了不切实际的判断,然而数秒后,它就变成“花炮”在喉咙炸开,或是一路从食道滚烫到胃里。

  在“中国辣都萍乡辣红安源”展示展销中心,辣椒又化作了创意无限的美味精灵。试吃区前,学子们望着“辣椒冰激凌”,眼神里满是好奇与犹豫,最终还是鼓起勇气拿起小勺。这道奇特的甜点,鹹鲜微辣的红油与奶香浓郁的雪糕在碗中相遇,乍一看确实透着几分“违和感”,活像道脑洞大开的“黑暗料理”。可当第一口送进嘴里,味蕾瞬间被奇妙的滋味包裹——辣椒的辛香与雪糕的甜润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竟有种特别的香甜在舌尖蔓延。“嘶哈——这后劲,过瘾!”有人一边吸着气,一边忍不住啧啧称奇,那又爱又“怕”的模样惹得周围人笑意盈盈。\大公报实习记者宋安昕、王潇彤、周盈吟

台学者扎根黄土高原 用生命故事浇灌心灵******

  图:台湾学者张继元带领团队在甘肃兰州榆中县和平中学建设心理中心。\受访者提供

  “这里提供了更好的学术环境支持,而且还能体验到台湾少见的雪景!”在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校园内,常能见到一位带着台湾腔的学者与学生围坐畅谈“生命故事”。来自台湾高雄的张继元如今已是这所西北高校人文心理学领域的领军者之一。从台岛到黄土高原,从辅仁大学到西北师大,十馀年间,他不仅搭建起跨越两岸的学术桥梁,更在祖国大西北扎下了生命的根。\大公报记者 郭涛甘肃报道

  在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的一间教室里,大学生小高正在给其他的同学讲述他的家乡——一个被沙尘环绕的地方。从当初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到后来再次回到故乡发展,小高的故事改变了同学们对黄土高原的刻板印象。这一幕正是张继元把台湾地区高校“生命故事教学法”引入大陆课堂的生动体现。

  张继元认为,讲述者通过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经历,可以起到一种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历程的效果,通过分享与互动,从单一、可能负面的视角变得多元。而听讲者则听取他人的人生故事、经历,学习从整体生命脉络认识他人和自己。最近,张继元的一位学生给张继元寄来了一张小卡片,写道“自从加入西北师大这个生命故事团体,他终于找到了归宿。”这三年来,在团体中,他向同伴们讲述自己的经历,包括生活中的琐事、不开心的事,让他有了一个可以诉说的渠道,从而减轻了心理负担,开始释怀、不再执著,开启了新的人生。如今他也从事着心理咨询的相关工作。

  融合哲学形成独特疗法

  作为两岸高校早期学术交流的参与者,张继元于2008年第一次踏上大陆土地。在北京,他从人民大学跑到清华园,还在故宫感受“刻在血脉里的历史文化”。那次交流开启了他与大陆学术界长达十年的互动。“那时我们带着台湾的经验过来,发现大陆学界对人文心理学的渴望远超想像。”

  2019年,张继元在西北师大心理学院教授舒跃育的邀请下,做出大胆决定,搬到兰州,加入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陆做人文心理学的学者太少,我们需要形成团队。我想成为一个能有所作为的小团队的一部分。”张继元说。

  在西北师大的六年,是张继元将学术理想落地生根的过程。张继元和舒跃育相互配合,在西北师大构建起独特的学术体系:舒跃育侧重理论研究,张继元专注实践推广,将台湾成熟的叙事实践模式与中国哲学融合,形成本土化的疗法。如今西北师大已经成为大陆仅五所获批培养临床心理师的高校之一,获得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认证。

  助力农村心理健康建设

  除了教学任务,张继元也积极投入到当地的公益事业当中。一次偶然的机会,张继元发现甘肃榆中县和平镇的和平中学没有正式的心理课程,只有一位语文老师勉强兼任心理辅导员。2023年在相关团体的支持下,经过六个月的深入调研,张继元带领团队制定了一个针对学校需求的心理健康项目计划,从零开始建设心理健康中心。

  当时有一个腼腆男孩让张继元印象深刻。通过心理健康筛查,这个男孩的心理状况不是很好,比较孤僻,不太愿意跟人互动。“他会低着头,戴着帽子,在心理中心附近转悠。”张继元回忆道。然而,随着志愿者每周一的到访,通过温和而持续的辅导,使这个男孩找到了倾诉空间,慢慢感受到归属感,逐渐变得开朗,朋友也渐渐多了起来。心理健康中心也逐步完善,从最初只有四五个学生志愿者,逐渐增加到十几个,负责教授心理健康课程并组织活动。“期待这个心理健康中心未来能够成为甘肃甚至大陆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范本。”张继元说。

  在促进两岸学术交流方面,张继元也满怀期待,认为共同的文化遗产是深化合作的坚实基础。“我们的心理学植根于共同的历史,彼此之间有太多可以相互学习的地方。”

相关新闻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