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防控/广东全省灭蚊 过半疫点阻断爆发风险******
广东基孔肯雅热疫情出现缓和趋势。29日,广东省委应急指挥中心召开全省疫情防控和三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指出,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疫情前期快速上涨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但报告病例数仍在高位波动,新增疫点陆续出现,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做好防疫工作仍面临复杂严峻挑战。他强调,广东将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打赢疫情歼灭战。
黄坤明表示,有疫情地市要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各级力量下沉一线,实施扁平化管理,加大防灭蚊力度,有效提升流调溯源效率,做到快速响应、高效处置,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其余地市要保持高度警觉,健全工作监督机制,做细做实防灭蚊工作,做好防范和应对准备。
目前,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大部分集中在佛山市的顺德区。记者29日获悉,从广东省佛山顺德区、南海区、禅城区和三水区28日新增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449例,均为轻症病例。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康敏表示,广东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划定核心区,派出了省级和国家的专家队伍,指导基层消杀队伍如何灭蚊达到最大的效果。目前超过50%疫点的蚊媒密度已经控制到了安全水平,达到了阻断或消除爆发的风险。
大公报记者卢静怡
鼎力支持/澳门募捐救难民 与祖国休戚与共******
图:澳门同胞通过各种方式支援祖国抗战。这是同善堂为难民提供茶水用的木桶。
抗战时期,澳门虽因葡萄牙当局所奉行的“中立政策”而未遭日本占领,然而,澳门坚持与祖国休戚与共,澳门同胞也始终牵挂祖国的命运与伤痛,通过各种方式投身支援祖国抗战的洪流中。
在主题展览“港澳台同胞的抗日斗争”的澳门专区,“镜湖医院救助难民”的微型雕塑、同善堂为难民提供茶水用的木桶等展品,引来观众驻足。1938年广州沦陷后,澳门半岛成为华南最大的“人道主义避风港”。澳门各民众救亡团体积极从事难民救助工作。镜湖医院在柯麟医生带领下,构建起跨越敌占区的医疗网络,救治了大量伤员和难民。据镜湖医院档案记载,抗战期间每月接收病患逾千人次,高峰期单月救治伤员达三千余人,其中包括东江纵队战士和携带日军弹片的伤者;同善堂则通过开办难民营、施粥等方式进行难民救助工作,使流亡难民生存得到了保证。
澳门普通市民也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各种形式的募捐活动,积极为抗战筹集经费、军需给养和药品等,慰问前线将士,医治伤员,建立联络站,还有许多澳门爱国同胞通过学校、舞台和报刊媒体等阵地,宣传抗日救国思想,鼎力支持祖国的抗日战争。